Skip to content

二、“止”与“观”

现在的修法,不管是大乘、小乘还是密乘,肯定会有两个步骤:一步叫“止”,也叫“止禅定”;另一步叫“观”,也叫“观修”。止在古梵文里面叫做“舍摩他”,观叫“毗婆舍那”。

我们的修法,区别于现在的大乘的说法,我们的“止”是“止”,“观”是“观”,都是单独拿来修,而不会说定慧双修、止观双运,我们是先修定,定修好了再修观。

但有的人讲了:“我要止观双运、定慧等持”。实话实讲,现在是末法时代,人的福报不够,像那种大根器、大福报的人,少之又少,所以不要用那一套理论来说事了。这个就像:你背会了一本菜谱,但是你不一定会炒一个青椒肉丝;菜谱永远只是噱头,但吃饭每天是必不可少,这个当中,自有取舍。

关于止观,再说一说其中的差别:

  • 如果你碰到任何境界来了,但是都不去管它,心一直保持不动,这就属于修“止”
  • 如果心随任何境界去,但是不被其迷惑,只是观察其中的真相,这就是在修“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