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何为法喜、法乐?

居士:师父,就是说把这三禅的那种乐受作为一个必须条件考虑,是有问题的是吧?它不是必须的。

师父:嗯,对的。现在有很多人,讲什么是法乐,有好多一开讲就说:“哎呀,我法喜充满,法乐充满。”那什么是法喜、法乐呢?要把这个标准化,又是个要命的东西。一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?就是:因为你的心得到解脱,你的心让你的身得到解脱,你有一种高兴在,这个时候因为这种高兴,引发你在感觉上的轻灵——走路好像不点地一般,我们认为这个就是法乐、法喜。

居士:至少该有点吧,你说这肉吃不到呢,至少要闻点肉香吧,就我这种快乐的乐受,这次好像是几乎没有呀。

师父:怎么说呢,其实关于慈心观,你们听的有些状态,可能还是忽略了:就是当我在呼吸顺畅的时候,我呼吸的顺畅使我轻松,没有那种严重的阻碍,让我不安,然后我很安静、安详地体会这种轻松、快乐、舒服的呼吸,那这个时候是什么?按照经论上的说法,慈心观就是能够让你得到第三禅的定。第三禅的定——离喜妙乐地是什么?不就是轻松、安详、快乐、舒服地呼吸嘛。

再换个说法:有的人喝酒,这是辣的,有的人喝酒,这是香的,喝酒是辣的人,那他一天到晚都不会喝,喝酒是香的人,一天到晚泡到酒坛子里头的;所以在这个当中,酒的本质没变,人的感知有变。

在我这里呢,有一件事是咬死的,你不用鼻子喘气了,你的舍念才会清静,并不是说你没舍,但是你的舍念不清静的情况下,那我是不同意修观的,这是一个有因有果的交代。

居士:明白了,就是不要刻意去追寻您说的那种乐受,有就有,没有也没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