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打坐入定无需找绝对参考物,也不必执着于某种状态的出现,专注呼吸即可

居士:师父,有时候我们理上已经知道了,是不是在事上也要过?

师父:欸,对了!先知道理了,然后你慢慢过。你其实这个几年在修法上,你也在不断地磨砺我,我同时也在不断地磨砺你。这一段时间呢,我确实是又进了一步,所以我现在能够很明确的把你的事情说出来了。
那你一直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?我原来也一直跟你讲:你要心一境性,要怎样怎样,但是你做不到,这是为什么?原因在一个字:惑!你有疑惑在,而这种疑惑,是因为你的习气造成的——你毕竟是一个做技术的人,什么东西都要有绝对的依据,而你总是去寻找这个绝对的依据了,而忘记了质量,你在找绝对的标准化去了。

居士:是的,我总去找标准化,想有个抓的,有个着力点,当抓不到的时候就有不踏实的感觉。

师父:但是呀,在修法上,这种标准化也只是一种比喻。你的心一直在找比喻的这个参照数,而没有进入实质的状态的时候,你所有的参照数,它虽然是成立的,但是它是不能够实用的。所以你现在要放下这些参照数,放下这些参照指标,你直接进去就好。
而你现在是什么一个状态?你是一直在门外头找这个参照、那个参照,那你为什么不先进门呢?

居士:师父,那怎么放下这个参照数,没有东西我…

师父:没有东西,我怎么知道自己进门了?是不?(居士答:是的。)这个其实是很简单的,这个就是什么?就是你要过河,过完河了以后,你还要把这个船背在身上。(居士:那我还没有过河呀?)不!我是这么一个比喻,你现在是一直在找一个参照,找这个船,其实呢,你已经在河面上了,但你还一直不承认你坐在这条船上。

居士:我不知道自己坐的什么船,但是反正已经在河上了。

师父:“嗯,你呢,反正是觉得我这么坐了,但一直在思考这个船呢,是好还是不好,这是个船吗,是个什么样的船?”你一直在探究这个问题。

居士:就是说,我还是一直在考虑船的问题,而不是考虑自己已经在船上了,该怎么过河的问题。那师父,还是这个问题呀,我现在应该怎么判断…?

师父:你现在也不要去找参数了,也不要去看你的心是否跑掉了,当你在看你的心是否跑掉的时候,它就已经跑了,你不看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你跑了呢?你只需要按照这个程序来做这件事情就好,关注自己的呼吸就好。

居士:好的师父,我一会再去试试。